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决胜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打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攻坚战这条主线,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为决胜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推动学校事业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保障。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严格落实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科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组织策划好学习活动,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相关学科专业优势,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争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通过举办报告会、开展宣讲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引导广大师生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具体工作和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重大部署,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三、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把师生思想统一到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上来
广泛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利用校报、网站、微博、微信等校内媒体阵地,通过组织研讨、开展访谈等方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及时跟进报道各单位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浓郁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党代会所确立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四、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重强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思政教育体系,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将青年政治人才培养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将青年政治元素镶嵌于学生成长之中。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培育项目,培育工作品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师德建设月、师德典型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五、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实践教学、专题教学、分类教学改革试点,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和网络公开课建设,打造富有青年政治特色的思政课,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支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衔接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延揽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六、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领推动作用,凝聚山青力量、塑好山青形象。紧紧围绕贯彻党代会精神、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充分发挥好校内媒体阵地平台作用,及时做好宣传氛围营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讲好山青故事,提振精神士气,为打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密切与宣传主管部门和社会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强与地市新闻媒体的合作,盯准主流媒体、抓好基层媒体、联系网络媒体,做好宣传报道策划,大力提升外宣工作质量层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挖掘和宣传我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七、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努力建设富有青年政治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校史研究,通过采访校友等方式,整理发掘校史资料,收集校史物品,建设校史馆。通过开展“山青访谈”、出版校园文化丛书等形式,传承优良校风。充分利用校内媒体阵地,宣传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代表的先进事迹,强化榜样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勇于争先、积极上进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八、强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完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建设,积极吸纳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为宣传员、评论员,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强化宣传员队伍和大学生新闻中心建设,通过专家辅导、专题培训、考察实践等方式,学习宣传思想工作新方法、新举措,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评论员队伍为依托,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由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力军。
九、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
根据校园媒体各自特点,结合受众需求,准确定位,强化特色,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打造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融媒体平台。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对校报、校刊、广播、网站、微信、微博、贴吧等各类校园媒体的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校内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对报告会、讲座、论坛等严格审核把关,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和舆情分析研判,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