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启智润心工程,不断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党委副书记、院长辛杰主持学习并讲话。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
会上,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于秀国、张杰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和落实举措。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段微晓受邀作专题辅导报告。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并对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文化强校建设提出建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要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把握精神实质,加强宣传阐释,深化实践运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动力和实际成效。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吃透基本精神、领悟核心要义,学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使命担当。要把《纲要》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等学习计划,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强校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聚焦学科专业,深入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能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体系化研究,以现有科研创新平台为抓手,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打造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要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创新时代新人培育机制,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三是筑牢“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注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构中坚持“两个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要用活用好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心和决心。要把教学逻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贯通起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破壁出圈、登顶出彩。要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打破思维定势,“跳出宣传看宣传”“跳出习惯思维看宣传”,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育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要传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发挥校史馆传承历史、激励未来的作用,凝练学校文化精神内涵,打造具有山青辨识度的文化生态。